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国经营报》记者从盐津铺子方面获悉,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提出了多项建议,其中就包括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激活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张学武提到,全球消费结构变迁整体上呈现服务消费占比不断提升、货物消费占比下降的特征。中国消费趋势已经接近“第四消费时代”,消费者更加注重追求消费的体验,表现为去品牌化的理性消费。审慎精明、精神悦己、向外探索、烟火叙事、品质至微、便捷悦享、精粹养生、价值重构、无龄体验和可持续品牌,将成为2024年消费趋势。
“虽然消费在不断提升,但当前中国消费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居民消费信心依旧不足,消费需求偏弱。二是消费增长速度依旧较低。社零总额增长仍未恢复到2019年的增幅水平,消费需求依旧偏弱。三是高消费人群消费能力释放不足。中国低收入人群占比大,收入差距决定了消费的不平衡。”张学武表示。
对于上述问题,张学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记者注意到,建议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首先是提供居民收入。
张学武认为,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首要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才能持续提高消费能力。从短期角度来看,与当下现实收入相比,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影响更大。这两年,居民新增存款明显上升,“超额储蓄”问题引起全社会热议。问题的背后,是居民工作和收入稳定性欠佳,造成了“预防性储蓄”。这说明,居民不是当下没有收入进行消费,而是由于收入预期不确定性不敢消费。
对此,张学武建议大幅增加就业并改善就业结构。同时,张学武提到,要扭转资产价格下行预期,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议继续发展资本市场,以适应和支持未来经济的增长,要让在资本市场中理财的中国老百姓,得到更公平、合理、安全的保障。
其次是加强保障。
张学武建议,放开农民住宅流转交易和抵押。张学武认为,股市和楼市资产价格变化,会通过财富效应改变居民消费行为。长期以来,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较为缓慢。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存在快速提升的空间,可加快推进农村住宅流转交易。
“建议出台政策,允许农民住宅流转交易和抵押,从而大幅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提升整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其消费能力。”张学武表示。
同时,加强城市保障性住房供给。张学武认为,房地产问题也使得中国家庭每年用于生活消费的收入支出受到不小的约束。房地产消费带来的高负债,使得中国家庭用于每年生活消费的支出会受到很大的约束。因此建议政府要让至少30%的城市居民住上保障房、公租房或者人才房,让普通民众免受房地产按揭贷款、租金压力等各方面的约束。